圖一:2025/04 鋒面過後,重新施工後地磚照片
自地自建

第三章.地板又哭哭.施工品質請改進 -自地自建施工問題紀錄與經驗分享

#自地自建#修繕經驗#經驗分享

業主於工地現場拍攝地磚縫隙之照片,作為施工現況之佐證紀錄。
業主於工地現場拍攝地磚縫隙之照片,作為施工現況之佐證紀錄。

【文章性質與法律免責聲明】

本文係作者記錄 2018–2022 年 自地自建過程之施工瑕疵與修繕經驗,目的在分享資訊並提醒消費者,並非針對任何特定自然人之人身攻擊。

1. 資料來源:內容來源為現場照片、驗屋報告,及與雲端建設之書面與 LINE 往來紀錄;相關文件已備存法院及檢察機關備查。

2. 修繕狀態:文內缺失已於 2022 年 11 月 完成修復,若有新進展將即時更新。

3. 公益動機:揭露缺失僅為保障消費者知的權益,無營利或惡意毀損名譽之意圖。

4. 商標與名稱使用:文中提及「雲端建設」等公司名稱,僅為描述施工過程中實際參與之主體,屬事實敘述之必要識別。本文所述內容,僅基於本人實際經驗與客觀紀錄,無意對該公司之聲譽作任何主觀評論或評價。相關商標及企業名稱權益仍歸原權利人所有,本文並未以該名稱作為商品或服務之識別用途,亦無任何誤導或貶損之意。

5.異議管道:內容為本人針對自地自建過程中驗收與修繕經驗所作紀錄,皆基於事實資料與溝通紀錄整理而成,若對本文內容有疑義,歡迎提供補充資料後可即時於文章內下方留言,作者將及時查證並酌予修正,以期內容更臻客觀與完整。

【閱讀提醒】本文所記錄內容,係基於個人於特定時間、地點、施工項目中之經驗觀察,非為普遍性評價,亦無意主觀詮釋或評論任何施工團隊或企業之整體品質請讀者完整閱讀上下文以免誤解原意。

本網站為開放討論平台,未對留言內容進行封鎖、權限控管或內容審查,尊重各種不同意見,歡迎留言表達您的看法與建議。

《地板又哭哭..》一文之背景補充 : 係作者於 2025/08/30 整理文章時新增

文中所述內容,係記錄業主於完成交屋後,因發現地板出現潮濕現象,遂向建商「雲端建設」提出報修

申請,並由建商指派人員進行現場查修之處理過程。本文所記錄之資訊,包含建商自接獲報修通知後所

採取之處理流程、現場實際查修情形,以及業主於修繕期間所觀察與感受到之經驗。

本紀錄僅作為施工與修繕過程之客觀敘述與個人經驗分享,旨在提供自地自建或購屋消費者作為參考資

訊,並無針對任何特定公司或人員為詆毀或主觀評論之意。

本文所述事件與內容,皆基於事實資料、現場觀察及通訊紀錄整理而成。涉及主觀觀感部分亦已盡可能

採用中性語句表述。若有不符或遺漏之處,歡迎補充指正,以期內容更臻客觀與完整。

  • 雲端建設交屋時間:2021年12月04日
  • 業主在2022年02月25日,向雲端建設代表報修此地板潮濕的問題
  • 其他漏水問題的報修 : 在2021年12月23日,業主也報修過其他漏水問題,如下雨後室內的樑柱、牆面..等會出現大面積的滲漏水。據業主了解,建商於 2022年1月10日,進行「灌注補漏(俗稱打針)」處理,但並未先向業主說明預定處理方式,亦未明確告知當時是否已確認實際漏水原因。

註記:

針對2021年12月23發生漏水並再次報修的區域,業主回顧發現該處其實早在 交屋前 即已出現類似的

漏水狀況,並曾向建商「雲端建設」提出反映。

當時,業主曾主動向建商代表提供 工地期間自行拍攝的照片與影片 作為佐證,說明該處曾在施工期間

有過滲水現象。根據業主紀錄,建商回應表示,漏水原因為馬桶滲漏 所致。

然而,在後續數次鋒面過境、下雨之後,原本業主所指出的區域仍 持續出現滲水情形,與原先判斷的

「馬桶漏水」成因可能不完全一致,顯示漏水問題可能另有原因。業主因而再次報修,期望獲得更進一

步的查修與確認。

因 2021 年 8 月 4 日經驗屋公司檢測後發現多處浴室有滲漏情形,業主遂自行委託其他專業廠商進行

修繕。據當時驗收結果顯示,經修繕後的四間浴室皆於第一次驗收時即符合標準,並無須另於門檻處施

作矽利康止水。

據業主了解,雲端建設代表在得知相關修繕結果後,主動表達希望能觀摩其他廠商施作之成果,以作為

後續改善參考。

據業主保存之現場溝通紀錄顯示,建商「雲端建設」代表,曾正面表示

“ 業主新作的四間浴室,淹水3天全面通過測試 門檻皆無打矽利康 這是我們應該要好好學

習…….,請內業跟業主要廠商 (如果後續預算可以) 也可以單獨將浴室防水/打底/貼磚單獨發

包,…以下略 ”

當時業主跟「雲端建設」的代表說

“歡迎你們來,另外2F前也請過去看一下,這一間地板異常潮濕。地磚縫也會有水漬。謝謝”

「雲端建設」代表回復業主說

“…. 感謝您提供的交流經驗,目前手電筒跟壁面潮濕計還有多種工法…都會是雲端再晉級的

標配了  哈~~”

當時聽到這樣的回應時,業主感到有些驚訝,並開始感到些微不安。畢竟業主本身並無相關建築或營造

背景,僅是在自地自建前參考了許多前輩的分享文章,對施工細節的掌握有限。因此,當建商表示將業

主此案作為未來標準配置的參考時,業主內心是有很多疑慮的。

當天「雲端建設」人員參觀完業主委託其他廠商施工之浴室後,於當日傍晚約 6 點左右,回覆業主如下意見:

「二樓前磁磚潮濕部分,判斷為濕氣較重,可能與門窗長時間緊閉有關,建議保持室內通

風,例如開啟小窗戶。」

當日晚間約 9 點後,該代表另傳來訊息表示:


「…(略)再麻煩您提供此次浴室施作的工班與估價單,未來若有業主有相似需求,方便我

們抓預算參考,感謝。」

「雲端建設」在後續處理該地板潮濕問題時,曾多次回覆業主,初步判斷可能與當時天氣潮濕及空氣流

通不佳有關,建議業主持續觀察環境變化情形。

因業主擔憂問題未能獲得明確改善,遂於 2022 年 4 月委託第三方專業廠商自行辦理修繕作業,並在

施工過程中拍攝紀錄現場狀況。根據該廠商於拆除原後陽台地磚及底層防水層時的說明,發現部分結構

中殘留模板碎片與灌漿用棉質手套,疑似為施工期間未完全清除所致。

另後陽台也可能存在排水系統接管時未妥善導流之情況。因雨排管使用的接法,有可能會讓雨水從頂樓

沿管線流至一樓接管處時,造成水花濺入地面打底層土砂,導致室內牆角與地板反覆出現潮濕或滲水現

象,且隨降雨強度加劇而惡化。

上述情形為業主委託第三方廠商於修繕期間觀察與判斷所得,僅供記錄與經驗分享參考,若有任何不同

意見,歡迎提供補充說明。

本案於 2022 年 8 月由業主自行委託第三方專業廠商辦理修繕工程,並依其建議完成陽台及相關區域

的防水與排水調整作業。根據業主個人使用觀察,至 2025 年 8 月為止,已歷經逾千日之氣候變化與

降雨情形,相關原先潮濕或滲水之情形目前未再明顯發生,亦未再另行報修。

上述紀錄係業主撰寫本篇文章時所整理之背景資料,目的在提供讀者更清楚的時間序脈絡,以協助理解

主文所述內容,並非對任一建設公司或施工單位之品質表達普遍性判斷或價值評價。

:本文另有補充圖片記錄,相關施工區域之解構過程與問題點(如模板殘留、灌漿異物、雨排銜接

等),將收錄於第 5 章〈全棟都漏水的魔鬼躲在哪?〉作為輔助資料,僅供自地自建消費者參考之

用。

2024/02/24 于自建新居

「溫叼起厝真落漆,漏水澎共樣樣來,說甲哇堯哇利害,一冬沒夠就歹六。」

這是我自地自建入住後,經歷一整年實際使用狀況後,所濃縮出來的四句心得。這並非針對某特定公司

或人員的批評,而是對整體施工品質與售後服務所引發的反思與提醒。

很多朋友問我,對這段經歷的看法,其實難以三言兩語回答。與其一次次重述,不如以簡明文字記錄,

分享給也正在面臨建築或裝修工程的朋友們參考。

無論是餐飲、醫護,還是營造裝潢,這些攸關民生安全與生活品質的行業,除了追求效率與利潤,更應

堅持品質與誠信。我相信,企業的良心與責任感,才是長遠經營真正不可或缺的基石。

過去一年多的時間,我投入了不少心力在處理住宅中出現的各項使用問題。例如,戶外水龍頭原標示為

304 不鏽鋼材質,但在實際使用不到半年內,已有三組出現鏽蝕與漏水狀況。後來經由外部水電師傅

協助,改以市售通用型水龍頭(單價約 300 元)替換,目前已使用八個月,狀況穩定。

陽台部分的排水設計,也出現積水不易排除的狀況。每逢降雨或澆水後,地面常有積水需手動處理,以

維持乾燥。

隨著近期氣溫上升,室內濕度亦出現異常情況。一樓廊道地面在數日內出現持續潮濕、水痕浮現等現

象,磁磚縫滲水明顯,需連續開啟除濕機數日,並清理潮濕所帶來的地面髒污。

雖然這些現象不一定會立刻造成重大損壞,但長期而言對居住品質與日常生活便利性有明顯影響,也增

加了額外的維護時間與費用投入。本文所述,皆基於實際使用經驗與觀察所整理,僅作為個人分享與消

費者參考之用。

針對屋內地坪在南風天或雨天出現潮濕現象,建商曾回覆為天氣因素所致。但是,經過觀察,在同一層

樓、相近區域中,不同施工單位完成的空間似乎在表現上有明顯差異。

例如,當初由雲端建設負責施工的某些區域,在雨天或濕度升高時,磁磚及縫隙會有較明顯的濕氣累積

狀況。相對地,相鄰區域則由其他廠商(如浩創建設)施工,據實際使用觀察,未出現類似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當後續另請第三方廠商將部分原施工處敲除重作後,原有潮濕狀況即不再復發。

雖然我無法確定是否與施作方式、材料選用或施工細節有所關聯,但這樣的差異確實引起了我的注意。

希望透過紀錄此經驗,提供後續有類似情況的消費者參考。

圖一中的照片為重新施工後拍攝之地磚表面與磁磚縫的實況照片,拍攝時間為某次鋒面過境、降下陣雨

後。儘管當時外牆的百歲磚牆面已有明顯滲水跡象,照片中可清楚觀察到地磚表面與磁磚縫保持乾燥,

未見潮濕或積水情形。

本段紀錄旨在呈現重新施工後於實際天候條件下的觀察結果,作為後續對施工品質與修繕成效進行評估

時之參考依據。

圖一:2025/04 鋒面過後,重新施工後地磚照片
圖一:2025/04 鋒面過後,重新施工後地磚照片

圖一:2025/04 鋒面過後,重新施工後地磚照片
圖一:2025/04 鋒面過後,重新施工後地磚照片

經過一年多的實際使用與觀察,我回頭檢視並思考造成施工品質差異的潛在原因。下列三張照片所顯示

為原建商的施工狀況,從中可見部分基底可能未經充分整平或清潔即直接進行磁磚鋪設。此外,該區域

採用的是相對經濟的濕式工法,推測在規劃階段未充分考量一樓地面濕氣較重的環境特性,致使材料選

用上未搭配足夠的防水層或調整施工方式,而是以傳統土砂層進行打底。

在實務上,這類材料在高濕環境中較易吸水、滯水,進而導致地坪長期處於潮濕狀態,影響居住品質與

維護成本。上述觀察僅反映實際使用後之經驗,亦為後續自費修繕前的重要參考依據。

圖二:廠商貼磚時、現場施工之紀錄
圖二:廠商貼磚時、現場施工之紀錄

圖二:廠商貼磚與後陽台百歲磚施作時、現場施工之紀錄
圖二:廠商貼磚與後陽台百歲磚施作時、現場施工之紀錄

圖二:廠商貼磚與後陽台百歲磚施作時、現場施工之紀錄
圖二:廠商貼磚與後陽台百歲磚施作時、現場施工之紀錄

下列照片為屋主後續委託其他廠商進行修繕作業時,於施工過程中所拍攝之打底完工面。從畫面可見,

其打底層施作緊實、厚度均勻,據了解,施工團隊在材料中亦有適量添加防水粉,並由具有三十年以上

經驗之專業師傅負責施作。

在後續使用期間,即使經歷連續降雨及潮濕氣候,該區域地坪皆維持乾燥穩定,顯示此類作法在防潮表

現上具一定成效。

此次經驗讓我深刻體認到:唯有在施工過程中注重基礎細節、選用合宜材料,並結合專業工法,方能於

長期使用中展現出穩定可靠的品質。

圖三:後陽台修繕重作防水層時、現場施工之紀錄
圖三:後陽台修繕重作防水層時、現場施工之紀錄

以上內容為本人針對住宅修繕過程中所實際觀察與處理的紀錄,亦包含回顧施工品質差異所可能涉及的

原因、施作細節與材料選擇的經驗反思。希望藉由此次經歷,能提供對「防水施作品質」有所關注的朋

友們一個具體參考,對於防水材料選擇與正確施工流程的重要性,能有更進一步的理解與重視。若您對

相關議題有興趣或自身也有相關經驗,歡迎留言交流,我在後續修繕時也逐步累積了一些實務心得,樂

於跟大家一起討論,學習與分享。

結語:經歷上述修繕歷程後,基於個人實際的體驗與整體感受,目前我個人傾向未來不再與該廠商進行

合作。此為本人單一個案之經驗與觀點,並無意作為對任何單位之普遍性評價,特此說明。

修訂紀錄

– 2025-08-30:新增免責聲明並調整用詞

– 2025-08-30 :增加異議管道地提醒與閱讀提醒內容

如果您在自地自建過程中,也希望分享你的經驗或是有相同的困擾希望可以一起討論與分享,歡迎您透

過以下的郵件聯絡我,彼此交換意見共同學習,未來可以借助彼此的經驗讓更多消費者了解,提升自

地自建的品質實現自己的夢想

作者信箱: [email protected]

Hi, I’m toneychin

發表迴響